最近有很多人感冒,可能是中了风燥感冒。
所谓风燥感冒除了有一般的感冒症状,如头痛、喉咙肿痛、鼻塞等,比较明显的区别是“干”,喉咙干干紧紧的,连咳嗽都是干咳无痰。
风燥感冒分为温燥及凉燥,夏转秋时天气仍然炎热,偏温燥。到了晚秋时天气转凉,就多属凉燥。
温燥:
初秋阶段阳光仍较强烈,延续秋老虎的余威,燥热较重,容易耗伤人体津液,温燥侵犯人体,就会出现头痛,微微发热或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咽喉干痛、口鼻干燥,口渴等症状,这在初秋季节是经常发生的。
保健预防可以常喝秋梨饮,若已经开始有表证,如喉咙干痛或干咳可饮用桑叶饮。
桑叶饮
材料:桑叶3钱 薄荷1钱 桔梗6克 连翘1钱 甘草1钱
做法:将材料放入保温杯中,在将500cc滚水倒入杯中,闷15~20分钟,反复冲泡。
功效: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秋梨饮
材料:水梨2个 新鲜莲藕一节(要带节) 百合20克 冰糖3~5颗(依个人喜好)
做法:
1.将梨及藕(连结节)洗净,切成薄片。
2.将所有材料放置电饭锅中,内锅加1500cc水,外锅加1杯水
3.等电饭锅跳起即可。(代茶饮)
功效:滋阴养血、润肺止咳。适用于咽干咳嗽,无痰,咽喉痒,身体燥热的人群。
注意:糖尿病患者即食用寒凉物容易腹泻者不宜饮用。
贴心小叮咛:
1.将莲藕换成山药则健脾、滋阴、润肺。
2.秋季多吃梨、莲藕、葡萄、奇异果、甘蔗、荸荠、西红柿、白萝卜、蜂蜜等滋阴润燥的食物以及多喝水也有助于预防秋燥的症状。
等天气转凉到了深秋时,在为大家介绍凉燥的缓解方式
※ 以上医疗保健内容仅为参考之用,无法取代实际的医疗行为,如有任何疑问请洽询相关科别之医师,或有疾病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