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摘要
现代女性乳腺病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其中乳腺增生病的发病率高达50%以上,是育龄妇女最常见的乳腺病,居乳腺病发病率之首。医学研究发现乳腺增生正以每年2.7%的速度递增。本研究通过观察乳腺增生患者中医学不同证型的乳腺多普勒彩超及钼靶影像学表现,分析不同中医证型的主要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影像学、不同影响因素与中医证型之间的相关性,使乳腺增生的辨证分型更加科学化、客观化。研究共430例19-75岁女性乳腺增生患者,诊断标准依2002年中华中医外科学会乳腺病专业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乳腺增生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及参照《中医证候辨治规范》辩证,并符合西医乳腺病增生诊断标准,及经超声或X线检查诊断为乳腺增生。
研究结果
肝郁气滞型186例(42.4%),痰瘀互结型81例(18.5%),冲任失调型160例(36.4%),其他证型12例(2.7%);其中,
「肝郁气滞型」
年龄分布多在40岁以下、病程在5年以内、以脑力劳动为主、多伴有甲状腺病史;钼靶X线片以密度不均为主要改变,超声主要表现为一般增生、无血流改变。
「痰瘀互结型」
年龄分布以30-50岁居多、多伴有乳腺既往史;超声以囊性增生为主要表现。
「冲任失调型」
年龄分布多在50岁以上、病程在5年以上、伴有妇科既往史(妇科炎症、子宫肌瘤等)超声以增生伴实性结节、可见血流信号为主,钼靶X线片主要表现为伴有钙化。
引述(医学会议期刊)2013年中华中医药学会期刊 第十三届全国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乳腺病学术年会 上海作者 吕萌,夏仲元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外科)
结语
借助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影像检查与中医证型分析,研究统计找出在影像学方面的规律性,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来结合中医证型的实质,让乳腺增生疾病证型更具系统化,为中医诊治奠定更有效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