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的意思是指夏日暑气即将结束,但在台湾处暑时节还是「火伞高张」,处暑前后,虽已入秋,但还是很热,「秋老虎,毒如虎」指的就是立秋到处暑。
处暑要预防“秋燥”。秋天空气中的水气含量小,相对湿度下降,所以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鼻腔干燥或口燥咽干,便秘等。
而初秋这段时期中医称为“长夏”,“长夏主湿,脾主长夏”。所以农历七月脾胃病居多。且经过一个夏天,大家又吃了许多生冷食物或冰饮,这时的脾胃功能更弱了,有些人会觉得四肢浮肿、身体沉重或精神不好 尤其是痰湿体质的人群特别明显,在饮食上要少肉多蔬菜,避免难消化的食物及暴饮暴食。
立秋以后若继续生食大量瓜类水果,也容易损伤脾阳,更助湿邪,而引发水肿或腹泻,若有支气管疾病的人群都会为冬天的复发而种下病根。《黄帝内经・素问》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这时可以来杯香苏饮,帮助身体祛湿排毒!
材料:藿香6克 广陈皮3克 紫苏3克 茯苓3克。
做法:将材料放入保温杯,用热水冲泡闷10~15分钟即可。
养生小叮咛
多喝一杯水 饮食润一点
处暑到秋分之前,容易引起风燥感冒,多喝水及多食润肺滋阴的食物,保持呼吸道湿润有助于预防。适当食用芝麻、蜂蜜、百合、莲子、银耳等。
多睡ㄧ小时
体内阴阳之气转换,多睡一会有助于阳气之收敛。
肚子盖一点
防止脾胃受凉。
心情好一点
秋季易伤感要保持平和、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