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台湾推动全民健保,虽然让全体台湾人享有良好、便宜的医疗环境,高额的医疗支出却也在近年浮现问题,在修法未过的情况下,健保破产,似乎离我们并不遥远。
慢性病:健康金钱的两头烧
根据卫福部国民健康署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国人的十大死因,以慢性疾病为主,其中恶性肿瘤、心脏疾病及脑血管疾病,位列前三。而若健保破产,慢性疾病的医治俨然成为许多家庭的重担。
其实,避免慢性病的关键就在养生保健。而自我「养身」更是一门学问,究竟养什么?怎么养?让专业的中医师告诉你。
促进代谢的关键:气血
在中医的思维里,从出生到死亡,是体内气血生到衰的过程,两者互相转换、滋养,使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以河流做比喻,血是河水,气是让河水流动的动力,如果河流流动不畅,就会产生淤泥,甚至形同一摊死水。在人体中,这些就是体内代谢不掉的废物,所以常保体内气血运行是很重要的。另外,如果河流流量不稳,河面上就不适合承载船只,造成物资无法有效供应该区;人体也是如此,若要提供良好的养分运输,就需正常且充足的气血,提供细胞所需的养分,如此才能养好身体。
因此保持充足、通畅的气血,不只是成长、发育的基础,更是养生、防老的秘诀。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气血不调?
由于气血是生命的根本,不善加调养,身体自然第一个反应。从初期易累、怕冷、没胃口等气虚症状,到心悸、失眠、手脚发麻,女生还会有月经量少,甚至闭经等血虚的症状。如不加以重视,两种症状参杂出现,就是所谓的气血两虚。
当身体出现气虚、血虚或着气血两虚的情况,代表身体的气血运行出了问题,也代表体内废物逐渐累积,在不同脏腑中,就会产生不同的疾病,严重的可导致恶性肿瘤。而据卫福部的调查发现,女性恶性肿瘤以乳癌为首,虽然拜先进的医疗所赐,致死率较低,但乳房不只是女性自信、美丽的象征,更扮演哺育后代的重要角色,所以千万别忽视乳房的健康,更重要的是维持通畅的气血!
(延伸阅读:「粉红丝带?」乳癌,女人致命的榜首)
你我都能做到的简单养生
1. 饮食调养,选对吃
中医认为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西医也认为良好的消化系统,才能充分消化、吸收,供给全身营养。营养师们也不遗余力的教导民众清淡饮食、多吃蔬果的重要性。
但在这些基础之上,选择顾脾胃的食材,如白粥、小米、南瓜、山药、红枣等(延伸阅读:拒当黄脸婆,吃出好气色),或补气血的食材,如牛肉、深色鱼肉、肝脏、菠菜等,都能为健康加分。
而「药食同源」一直是华夏民族的特色,药膳在饮食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比如补气的黄耆、党参,女孩们常喝的补血、活血方——四物汤(当归、川芎、白芍、熟地),这些药材也能起到调理气血的功效。
2. 规律作息,少熬夜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体现正常作息的重要。中医认为,阳气会随着日落而逐渐进入我们体内;同时,西医也指出入夜后大脑会分泌褪黑激素,以利人体进入睡眠。但现代人常熬夜或睡眠时间不固定的习惯,都会损伤阳气,影响气血的运行。所以在晚上11点前上床休息,也是不可或缺的养生之道。
(延伸阅读:拯救熬夜后的身体,你该这样做)
3. 运动、舒压不可少
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加上运动量下降,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规律的运动,不仅能帮助新陈代谢,使气血运行更加顺畅,还能增加脑内啡的分泌,使人感到愉悦。而现下流行的瑜珈、静坐,更能使人从忙碌的生活中暂时抽离,调整个人身心再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