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失智,中医有妙招

2019-01-02
来源:


现代进步的医疗技术,虽然使人类的平均寿命延长,但老年人口的增加、慢性病衍生的老人照护需求,也改变了经济、劳动等社会问题,老年疾病更成为以后医学发展的趋势。其中,「失智症」所带来的家庭及社会问题,更需要我们积极面对。除了西医的治疗外,传统中医有什么办法也能帮助缓解呢?

   中医眼里的失智症    

典型的失智症,不仅出现记忆缺损的情况,认知能力也会出现障碍。它表现的症状,跟历代古籍记载的「健忘」或「善忘」类似,像《灵枢•本神》中提到:"肾盛怒不止叫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在《丹溪心法》中则认为:"健忘,精神之短少者多,亦有痰者"、"思伤脾,亦会朝暮遗忘"。

中医认为"肾藏精、生髓",而"脑为髓海",肾精不足时,大脑功能就会瘦到影响;"心藏神"主管人的思考与记忆能力,所以当心血不足,会无法滋养心神,出现健忘、不安等情况。于《丹溪心法》中也提到健忘和脾相关,因此中医在面对失智症时,不仅从调理气血着手,更会着重于心脾肾三藏的调养。

   面对失智,中医有妙招    

当发现亲人出现失智症前兆,或已诊断罹患失智症时,除了配合专业医师的诊疗,平日也能利用按摩来推迟病程。当然这也适用于一般银发族,帮助你推迟老化症状!

   【常按头,活络脑】    

方法一:瑜珈伏兔式





适用者:

有行动能力、意识清醒者。若行动不便或无行动能力者,家属或照顾者可利用按压头顶百会穴,来帮助患者进行穴道的刺激。

做法:

1.跪坐于垫子上,双手护住颈后。

2.吐气,额头顶地(约距膝盖1个拳头)。

3.稳定后,缓慢前倾至头顶顶地,若想加强可将屁股上抬。

4.稍做停留后(约5个呼吸),还原休息。

*小知识:

这个动作不仅按摩到百会穴,同时也把血液带到面部及大脑,提高此两区的供氧量,所以具有提神、增加记忆力的功效。

方法二:用手梳头法



适用者:无头部外伤者皆适用。

做法:

1.将双手略张开呈爪状(似弹钢琴的手型)。

2.利用指腹,来回进行头顶、头部两侧等整头的按摩,约20~30次。

*小知识:

头部有督脉、膀胱经、胆经等经络,又有像百会、四神聪、神庭等醒脑、养神的穴位,因此藉由梳头的方式,不只活络经络,帮住气血畅通,更能刺激头部穴道,活络脑部,预防或推迟老化、健忘或失智的情况。

面对失智症患者,除了透过中西医的专业治疗改善以外,最重要的是家人需付出大量耐心与陪伴,有时甚至会因照护太过疲累,造成照顾者本身健康出现问题。而上述保健方法,除了失智症患者以外,也同时适用于一般大众,如果身心太过疲劳的话,不妨跟着患者一起按摩活络,同时连系好健康与感情吧!



分享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