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该看中医还是西医?

2019-01-07
来源:


癌症到底该用中医还是西医治疗?相信这对许多病患而言,都是个生死攸关的选择。但不论中医或西医其实都各有利弊,最终的关键还是在患者自己。

 【对抗癌症,中西大不同】 

1. 中西医的癌症观点:

【现代医学】 

癌症对现代医学来说是正常的细胞,因为先天不良或后天失调,而突变成坏细胞。这些坏细胞会异常增生不受控制,自行设定增殖速度,可怕的是它不会自然死亡,只会不断增生。因此,必须经由化学治疗来停止癌细胞的生长或破坏癌细胞,来达到治疗癌症的目的。当然这也包括手术切除、标靶治疗等方法。

西医是微观性医学,运用生化检测、精密仪器,以及各种物理、化学验证方法来研究癌细胞的形成、扩散和转移,或是用化疗、放射、标靶治疗等,直接针对病灶投放药物,以达到最高效能。好处是精准,但有时太微观反而会忽略人体的整体性机能。

因为抗癌药物如同两面刃,化疗中的毒物以及放疗所释放的热能,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侵犯人体正常组织细胞,最常见到的副作用是疲倦、呕吐、掉发,另外还会抑制骨髓造血功能,造成出血、感染及贫血等。

 【传统医学】 

中医学理认为,现代人由于环境、饮食污染,以及压力加重、情绪郁闷、起居无常、外邪入侵等,使得脏腑、经络功能失调,又加上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症瘕积聚(即癌症肿瘤)的产生。当身体累积太多的毒素或长期压力、郁闷使得身体机能运作不正常或受损时,就必须调节整体机能,让身体有足够的能力自行修复及抗病,并排除体内致癌因素。因为癌症的病源不在「癌」,癌细胞存在于每个人的身上,重点在五脏六腑的机能,气血运行的顺畅。

中医偏重宏观性医学,以辨证而非辨病,用整体观来辨证施治,注重是脏腑协调、气血运行,以及经络与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但也因为不够聚焦,所以对疾病的掌握模糊,造成大多数人们会觉得中医不够科学。

中医强调的是「扶正祛邪」,「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整体性治疗以病人的体质、心理及生活习惯全面做调整。例如乳癌,不单是局部治疗乳房,需考虑是否为肝气郁结导致肝失疏泄,而从肝脾来治疗。

2. 中西医的癌症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 





西医一般治疗手法为手术,透过化疗、放疗,分子标靶进行治疗。但这样做,癌症就能痊愈了吗?其实不然。做这些治疗而增加所谓的3年、5年存活率是必然的,因为化疗、放疗的作用就是杀死癌细胞,但问题在于:

★ 身体是否能撑过整个治疗期

因为化疗就是毒,放疗是热能,用毒剂与热能杀死癌细胞,同样会杀死身体的正常细胞。这种全面扑杀可取得暂时的疗效,但副作用却非常大,它的毒性会随着血液、淋巴进入骨髓,影响造血系统,使得患者免疫系统功能受损,白血球、红血球、血小板下降,严重贫血而无法继续治疗或容易受到细菌病毒感染,引起其他并发症。但若身体撑过治疗期,副作用会随时间慢慢减轻,身体的伤害也会慢慢地修复,但有少数人会留下终身后遗症。

由于西医清楚明白这些问题,所以目前有许多国家都在研究如何减轻化疗对身体的伤害及副作用。

★ 痊愈后,癌症是否会再复发

不论癌细胞是迅速扩散或死灰复燃,主要都是因为你体内的环境非常适合癌细胞生长。无论西医的化疗、放疗,或是中医的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治法,都只是暂时性的功效。

 【传统医学】 



中医治疗原则,大致可分为

(1)固本培元:祛邪不伤正,扶正不留邪,调整阴阳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
修护受损体质,增强免疫力,增进抗病能力。

(2)清热解毒:清除患者体内毒素,控制肿瘤周围炎症与其他感染。

(3)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打散肿块,改善血液循环,增加细胞含氧量,改变患者身体环境,让体内环境不利于癌细胞生长。

因为人的生命需要免疫系统来维持,所以固本培元是最基本的,一昧地破坏反而会造成身体虚弱而无力抗病或引发其他并发症。另外必须彻底改变体内环境,不利癌细胞生长,才有办法让肿瘤缩小或消除。

3. 中西医的优缺点

西医只知祛邪,不懂得扶正,而中医诊断不够精准,各有利弊。西医透过手术、放疗、化疗快速地杀死癌细胞,但同时好的细胞也会被杀死,导致免疫系统下降,造成癌细胞迅速扩散,甚至因无法完成治疗或因感染导致其他病变;而中医提高免疫力及抗病能力,且可以减轻化疗后的副作用。

中西医合并治疗,藉助西医的精密仪器确切诊断病灶,再用中医扶正祛邪的方式治疗,才是对患者的最佳解方。

4. 治疗关键在自己

现代医学研究显示,当人面对压力时,身体内的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会升高,而使得全身肌肉紧绷,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及循环血流加速,同时呼吸速率和新陈代谢亦会异常,因此现代人常患有自律神经失调症。若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就容易出现免疫功能下降,更增加罹癌的风险。目前年轻化最明显的有淋巴癌、乳腺癌、肺癌,这些与环境污染加剧、心理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作息、或因此所诱发的病毒感染,导致内分泌紊乱和免疫系统破坏有密切的关系。

另外有学者收集近50年的资料,发现忧郁、焦虑、恐惧和悲伤等负面情绪常常是癌症发生的「活化剂」。大多数的癌症患者,在发病前一至两年都有较严重的情绪变化。临床上也有许多病例是遭遇重大事故后而引发癌症,或医生一宣告罹患肿瘤后三个月就离世。

中医认为「心藏神」,「心主神明」。当心情愉快达观则心气舒畅、气血调和,机体抗病能力强。现代医学研究报告也指出当心情愉悦、正面乐观时,心脏会分泌心脏荷尔蒙,可抑制癌细胞的DNA合成。人若长期处在痛苦、忧虑、抑郁等消极状态时,心脏则几乎停止分泌这种激素。

人的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是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而心情好坏更有着决定性的作用。癌细胞的唯一天敌是人体的免疫系统,而免疫系统会受情绪及环境影响。每个人身上都有癌细胞,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免疫功能就强,T淋巴细胞就可实时消灭癌细胞,并防止细胞发生癌变。

癌症是一个身心灵的病,不论中西医再好再完善的治疗,如果没有好的心理状态,那么打败你的将会是自己,而不是癌细胞。


分享
写评论...